标题: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 | |||
索引号:11152531MB19151816/2023-00436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局 | 信息分类:政策法规 \ | ||
概述: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 | |||
成文日期:2023-02-15 00:00:00 | 公开日期:2023-02-15 00:00:00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一、提升团体标准组织标准化工作能力。 团体标准组织应当建 立规范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制定系统的团体标准管理和知识产权处 置等制度,严格履行标准制定的有关程序和要求,加强团体标准全 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完整、高效的内部标准化工作部门,配备专职的标准化工作人员。
二、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团体标准制定模式。 团体标准组织 要找准团体标准的制定需求,紧密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主动对接重大工程、产业政策、国际贸易,统筹考虑团体 标准的推广应用模式,广泛吸纳生产、经营、管理、建设、消费、 检测、认证等相关方参与,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企业作用,制定原创 性、高质量的团体标准,填补标准空白。鼓励相关团体标准组织围 绕产业链供应链需求联合制定团体标准。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的网络安全团体标准,应当征求国家网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拓宽团体标准推广应用渠道。 鼓励团体标准组织建立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认证 一 体化工作机制,推动团体标准在招投标、 合同履约等市场活动中实施应用,打造团体标准品牌。大力开展团 体标准宣传,提高社会对团体标准的认知度与认可度。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工作。
四 、开展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完善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系列国家标准。鼓励团体标准组织根据 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系列国家标准开展自我评价,自愿在全国团体 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声明,进入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清单,提升团 体标准组织的诚信和影响,供相关方使用团体标准时参考。团体标 准的使用方或采信方,可以自行评价或委托具有专业能力和权威性 的第三方机构进 一 步对团体标准组织标准化良好行为进行评价,作为使用和采信团体标准的重要依据。
五 、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 有关部门,紧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区域重大战略,聚焦科 技创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定团体标准培优领域清单。建立培优 团体标准组织库,选择具备能力的团体标准组织进行培优。建立对 培优团体标准组织工作绩效的科学考核评估机制,形成有进有出的 动态调整机制,培养 一 批优秀的团体标准组织,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带动团体标准化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六 、促进团体标准化开放合作。 鼓励基于团体标准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团体标准组织承担国际标准组织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推荐有能力的专家成为国际标准注册专家。鼓励团体 标准组织建立吸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专家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的机制。
七、完善团体标准发展激励政策。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建立健全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的机制,会同国务院有关行 政主管部门共同推动将团体标准作为科研项目成果的重要考核指 标之一。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将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 显著成效的团体标准纳入奖励范围。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 构等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定中增加团体标准的评分权重。鼓励有关部 门建立相关融资增信制度,激励企业通过执行团体标准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八、 增强团体标准组织合规性意识。 团体标准组织应当加强 诚信自律,依据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已有 强制性标准的,不得重复制定团体标准;不得出现抄袭标准等侵 犯标准著作权的行为;禁止利用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名义进行营利 和违法违规收费;不得利用团体标准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 团体标准组织要建立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发现确实存在问题的,要及时进行改正。
九、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对违法 违规的团体标准化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加强对团体标准的监督,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违反法律法规、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侵犯标准著作权等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团体标准组织 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团体标准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对团体标准组织形成约束力。
十、完善保障措施。 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 部门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做好工作安排部署,加强 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总结团体标准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解决和预防团体标准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潜在风险。进一步加 强团体标准相关政策的宣传,提升业务指导和支持能力,促进团体 标准组织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协调。推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研究机构服务支持团体标准化工作,为团体标准化工作提供专业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