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 |||
索引号:111525310116916956/2023-00130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多伦县水利局 | 信息分类:政府文件 \ | ||
概述: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 |||
成文日期:2023-10-12 00:00:00 | 公开日期:2023-10-12 11:31:01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编制《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是为了提高水库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做好西山湾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
1.2 编制依据
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编制,并综合考虑《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管理通则》、《大唐集团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防汛减灾工作的通知》、《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防汛减灾工作的通知》等。(注:根据每年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1.3 工作原则
《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体现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原则。
1.4 适用范围
根据本水库工程特点和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范围和条件如下。如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可考虑申请启动预案。
1.4.1水库遭遇的突发事件
是指水库工程因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
1、超标准水文气象灾害(超标准洪水指水库超过设施的校核标准的洪水);
2、超设防标准地震灾害;
3、地质灾害;
4、工程本身突发的重大险情事件,如挡水建筑物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泄水建筑物紧急泄洪时溢洪道启闭设备失灵,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输水洞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5、上游溃坝或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
6、战争或恐怖事件;
7、其它不可预见事件。
发生以上紧急情况时,由防汛应急总指挥宣布启动应《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预案》。并报县防汛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
(多伦县防汛指挥部主任于海军 电话13947944139)
2 工程概况
2.1 流域概况
滦河是锡林郭勒盟唯一外流入海河流。滦河上游为闪电河,发源于河北丰宁山区,流经正蓝旗草原,在多伦县白城子处与黑风河汇合,始称滦河。滦河穿过多伦县中部境内河流长80公里,其间又有小河子河、吐力更河汇入,水量逐渐充沛。
本流域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温热雨水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流域内多为缓坡丘陵,地势平,植被好,分布有草滩、沼泽地、小泡子和小片森林,也有部分沙丘。河道曲度大,下切深,地下水补给丰富。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洪水峰平量大,历时较长。一年内春秋两汛,春汛在4月上、中旬;秋汛在7、8、9月份,以秋汛为大。
本流域位于阴山山地北缘,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只有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伸强盛时,暖温气流沿副高压前缘输送到本流域与西风带里的低压系流相遇,才能形成较多的降水。故冬春雨雪稀少,而夏季雨水集中,多暴雨。
根据多伦县气象站1953-1990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76.7毫米,夏季降水约占全年三分之二,20厘米蒸发皿多年平均年蒸发1937.8毫米,5月份蒸发量307.4毫米,为全年月最大,而该时期一般降水稀少,故春旱较严重。
该流域地势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米以上,又处阴山东段北缘,受西伯利亚寒流侵袭,故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1.6℃,11月份至翌年3月份月均气温在-5℃以下。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8.3℃,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8.7℃。温差大,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955年7月23日),多年极端最低气温-39.8℃(1954年12月29日)。
本地区多大风,大风日数长达84天,多出现在春季,以西北风居多。年平均风速3.6米/秒,实测最大风速28米/秒(1977年6月10日),风向为WNW。
地温及冻土观测资料表明,土壤一般从10月上旬开始冻结,次年3月中旬开始解冻,完全封闲期长达5个月之久,到5月中、下旬冻层才能完全融化,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米。
本区大地构造属于内蒙古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多伦复背斜及腾格里新坳陷一部分。区内地层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中生代火山岩广泛分布,因此岩体破碎,风化强烈,构造复杂。本区地壳运动以缓慢上升为主,据1990年地震区划图,基本地震烈度为小于Ⅵ度区。
2.1.1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主要出露的地层有上侏罗统金刚山组岩性为灰白色岩屑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分布在库区左岸的石油矿及坝址区;建昌组岩性为致密状玄武岩,广泛分布在坝址区及库区两岸,三道沟组岩性为流纹岩,分布在库区右岸西山湾至林场一带。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广泛分布于河谷,冲沟,山麓坡脚和风蚀洼地等。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地层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水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
滦河上游,河流含沙量很小,实测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12公斤/立方米。
实测记载,河流一般在11月上旬、中旬封冻,翌年4月上旬、中旬解冻,河心最大冰厚达1.3米。水库封、解冻期与河流接近并稍有推后,水库最大冰厚0.7-0.8米。
2.2 工程基本情况
2.2.1工程基本情况概述
西山湾水库修建在滦河上游,位于多伦县城东南35公里处,工程始建于1998年1月,1999年9月大坝合龙蓄水。控制流域面积89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29立方米/秒。
枢纽工程为Ⅲ级,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总库容1亿立方米,死库容0.4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3.5平方公里,水库回水长15公里,与上游1996年竣工的大河口水电站首尾相接,正常高水位1196.5米,死水位1193.5米,汛限水位1195.5米,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引水洞及发电厂房组成。挡水建筑物为土工膜防渗砂砾土混合坝。基础为高压摆喷防渗墙。最大坝高22米,坝长231米,坝顶高程1199.5米,顶宽5米。泄水建筑物为开敞式溢洪道,长241米,闸室段长15米,宽16.5米,陡槽段长106米,宽10米。三个泄流孔设三面4.5×5.5米露顶弧型钢闸门,用三台13吨液压启闭机启闭,前设叠梁式检修门。最大洪水泄流量698立方米/秒,单宽泄流量45立方米/秒。驼峰堰顶高程1191.0米。消能方式为底流消能。引水建筑物为内径3.0米,壁厚为0.6米的圆型现浇钢筋砼涵管,长55米。引水流量23.98立方米/秒,进水口型式为浅孔式,安装2.6.×3.4米平面钢闸门,洞中心高程1186.5米。发电厂为引水坝后式地面厂房,位于左岸坡脚下,厂房轮廓尺寸长26.3米,宽23.8米,地下高度10.5米,为钢筋砼结构,地上高程10米,为砖混结合。厂内安装两台轴流定浆式,比转数410,立轴金属蜗壳,动轮直径140公分的水轮发电机组(16级,转速375转/分,额定电压6.3千伏),单机容量1600千瓦,正常发电水头19.7米。
西山湾水库上游为1996年建成的大河口水库。其库容为2645万立方米,正常水位1215.5米,校核水位1216.5米。水库大坝亦为土工膜防渗砂砾土坝。与本水库首尾相接,泄水直接进入西山湾水库,其库容小对西山湾水库影响不大。
技术特性见表2.1。
表2.1西山湾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
序号 |
名 称 |
单位 |
数 量 |
备 注 |
1 |
挡水建筑物 |
土坝 |
|
|
2 |
型 式 |
斜墙坝 |
复合土工膜 防渗 |
|
3 |
坝顶高程 |
m |
1199.50 |
|
4 |
最大坝高 |
m |
22 |
|
5 |
主坝长度 |
m |
231.50 |
|
6 |
泄水建筑物 |
|||
7 |
型 式 |
开敞式溢洪道 |
|
|
8 |
堰顶高程 |
m |
1191.00 |
|
9 |
总净宽 |
m |
13.50 |
3 孔 |
10 |
堰体长度 |
m |
15 |
|
11 |
消能方式 |
底流消能 |
|
|
12 |
设计泄洪流量 |
m3/s |
326.00 |
|
13 |
校核泄洪流量 |
m3/s |
432.00 |
|
14 |
发电引水建筑物 |
|||
15 |
进水口型式 |
深式进水口 |
||
16 |
进水口底板高程 |
m |
1185.00 |
|
17 |
闸孔尺寸 |
m |
2.6×3.4 |
宽×高 |
18 |
引水道型式 |
坝下埋管 |
||
19 |
引水管内径 |
m |
3.0 |
|
20 |
设计水头 |
m |
30 |
|
21 |
引水管长度 |
m |
58.90 |
|
22 |
设计引水流量 |
m3/s |
23.48 |
|
23 |
坝后式发电厂房 |
|||
24 |
厂房型式 |
坝后引水式地面厂房 |
||
25 |
厂房宽度 |
m |
12.92 |
|
26 |
厂房长度 |
m |
16.92 |
|
27 |
发电层高程 |
m |
||
28 |
水轮机层高程 |
|||
29 |
装机容量 |
KW |
1600 |
2台 |
30 |
最大引水流量 |
m3/s |
23.48 |
2.2.2 有关技术参数
表2.2西山湾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表
水位(m) |
面积(km2) |
库容(万m3) |
1178.00 |
0 |
0 |
1180.00 |
0.646 |
43 |
1185.00 |
3.499 |
984 |
1187.5 |
5.307 |
2077 |
1190.00 |
7.063 |
3618 |
1192.50 |
8.749 |
5591 |
1195.00 |
11.596 |
8126 |
1197.50 |
14.617 |
11397 |
1200.00 |
17.062 |
15353 |
图 2.2开敞式溢洪道泄流曲线图
表 2.4 底孔式溢洪道泄流关系
2.2.3除险加固情况
目前还没有进行过除险加固。
2.2.4 安全鉴定情况
(1) 西山湾水库原设计总库容为1.0亿m3,属Ⅲ等中型水库(原批复),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西山湾水库应属大(2)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应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应为1000年一遇。西山湾水库大坝现状坝顶高程为1199.50m,高于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197.19m,坝顶高程满足规范要求;现状防浪墙顶高程为1200.70m,高于计算要求的坝顶高程1200.46m,防浪墙顶高程满足规范要求,现状防洪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防洪安全性为“A”级。
(2)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施工缺陷均按设计要求进行了修复完善,全部合格;本次鉴定混凝土与金属结构检测表明,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暴露的局部质量缺陷不影响工程安全运用。自蓄水运行至今,枢纽工程运行正常,工程质量评为“合格”。
(3)水库管理机构健全,管理设施满足正常运行要求,规制制度执行较好,防汛预案可操作性较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水工建筑物维护基本到位,防汛交通道路较好,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善,无上游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影响水库工程运行管理。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较好”。
(4)坝基防渗系统深入到基础相对不透水层上,坝体、坝基渗透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大坝坝体防渗良好,从实测月渗流量看,自水库蓄水以来,总渗流量处于逐年减小趋势,但渗流量仍然较大,尤其左坝肩绕坝渗流较为严重,长期的渗透侵蚀将造成溢洪道泄槽的失稳,影响泄洪安全。大坝渗流安全性评定为“B” 级。
(5)大坝自蓄水后运行至今已20年,坝体变形在坝体自重应力下基本稳定;大坝上、下游坝坡静力抗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坝顶防浪墙满足挡水功能。大坝变形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善,且大坝坝坡沉降位移观测标点已多年未进行观测,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不具有连续性,不满足规范和水库工程运行管理要求。溢洪道及发电引水洞水力及结构安全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存在局部的破损及裂缝现象。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西山湾水库工程结构安全性综合评定为“B”级。
(6)根据西山湾大坝安全鉴定报告金属结构安全检测成果,西山湾水库溢洪道、引水发电洞闸门和检修门基本运行正常,金属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价为“B”级。
(7)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西山湾水库坝址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基本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工程区属于地震活动区中的相对稳定地区,按规范可不进行抗震复核计算。
综上所述,西山湾水库工程质量合格,防洪安全性满足要求,运行管理较好,坝体、坝基结构安全和渗流安全基本满足要求,溢洪道水力及结构安全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发电引水洞结构安全均满足规范要求。但左坝肩绕坝渗漏严重,溢洪道闸底板配筋均不满足规范要求,闸墩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闸墩底部靠近下游位置冻融破坏严重,闸墩多处存在裂缝,溢洪道两岸导流墙出现较多竖向钢筋锈胀裂缝,其裂缝大多自导流墙顶部到底部,局部钢筋外露,导流墙局部分缝处出现老化,局部混凝土剥落、露石。右岸导流墙与边墩分缝有错动,导流墙下游尾部冲刷严重,墙后出现空洞、坍塌。上游两岸翼墙底部靠近水面位置冻融破坏较严重,牛腿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表面不平整,局部混凝土脱落、露筋。西山湾水库综合评价为“二类坝”。
2.2.5工程存在主要防洪安全问题
(1)部分监测设备不完备,无法做到精确监测。导致为防洪提供准确监测数据方面,存在问题。目前沉降位移设备已进行每季度观测,渗流量也进行每日观测并每季度进行汇总。
(2)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现场技术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
2.3 水文
2.3.1 水库所在流域暴雨、洪水特征
滦河上游内蒙古境内洪水产流区主要为闪电河上游、小河子河及滦河干流两岸的低山丘陵,且主要由暴雨产生;黑风河和吐力根河中、上游为浑善达克沙地,洪水较小,且有春、夏两汛。西山湾水库位于滦河干流上,坝址以上主要有闪电河、黑风河、吐力根河和小河子河组成,坝址以下至外沟门水文站区间无较大支流汇入,2000年建成西山湾水库。因此,西山湾水库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设计洪水以夏汛作为控制。
外沟门水文站设计洪水采用1956年~1976年实测洪峰、洪量系列加入历史调查洪水进行频率计算。
2.3.2 水库所在流域水文测站分部及观测项目
流域内工程附近主要设立了闪电河白城子、双山、正蓝旗水文站,黑风河白城子,滦河白城子,吐力根河大河口,小河子河小河子及滦河外沟门等水文站。均属国家水文站网基本站,外沟门水文站归河北省水文局领导,其余站点归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总局领导。以上测站最早设立于1956年,最晚设立于2000年,观测项目主要有水位、流量和含沙量等。
2.3.3 水库报汛方式及洪水预报方案
洪水预报依据本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信息,水文观测由流域内闪电河白城子水文站、黑风河白城子水文站、吐力更河白城子水文站、滦河外沟门水文站提供流量、雨量和蒸发量的数据。从中选择历史有代表的洪水。预报项目包括,洪峰、洪量以及峰现时间。预报方法采用降雨径流量预报,洪水预见期6-8小时;根据水文数据预报合格次数率定,西山湾水库洪水预报精度为甲级。
2.4 工程安全监测
2.4.1 西山湾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概述
自大坝建成后,在库内设定水位尺,每天观测,记录水位变化情况。大坝设有位移变形观测项目,在工程运行初期,每年观测2次。目前,沉降位移每季度进行一次,渗流观测每日进行,每季度进行数据汇集分析。
2.4.2 西山湾水库工程安全监测情况
根据2004年《多伦县西山湾水利枢纽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坝顶向下游最大水平位移为1.3cm,最大竖向沉降为2.1cm。其后未见具体变形观测资料。工程建成蓄水后,出现左坝肩绕渗漏水现象,为监测水库渗漏情况,在溢洪道出口及坝址下游1km处河道断面设置了矩形钢板薄壁堰。据观测记录整理分析,渗漏量与水库水位成正比,正常水位下,渗漏量为0.0988m³/s,续建防渗工程完成后,渗漏量为0.0469 m3/s,漏水减少52.53%,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存在观测设备落后、观测资料不连续等问题。
西山湾水库日常巡视工作由水库管理单位执行,实行站长负责制,水库日常巡视工作的安排及执行情况如下:
(1)经常检查:多伦县水电公司对建筑物的各个部位、闸门、水流形态、库区岩坡稳定等进行经常检查,由专职人员负责;
(2)定期检查:每年汛期、汛后抬高水位运行时应对挡水建筑物作定期检查;
(3)特别检查: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风雨、地震等工程非常运行情况时,管理单位应及时组织力量检查,必要时请上级主管部门共同检查;
(4)执行情况:汛期执行情况较好,非汛期有所松弛。
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2.5.1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工况,已编写完成《西山湾水库调度运用计划》,计划已获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作为应急预案一部分,同步实施。
2.6 历史灾害及抢险情况
2.6.1 水库兴建以来,流域重大灾害情况
外沟门水文站具有1956-1976年共21年实测资料,其中1967年洪峰流量值为最大,其值为104立方米/秒。
2000年建库以来,连续干旱,降雨量少,没有发生雨情、水情事件,运行正常。
2.6.2 水库兴建以来,重大灾害损失情况
西山湾水库兴建以来,未出现流域重大灾害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3 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3.1重大灾害险情分析
3.1.1 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因素
超标准水文气象灾害;
超设防标准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
工程本身突发的重大险情事件;
上游溃坝或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
战争或恐怖事件;
其它不可预见事件。
3.1.2可能出现险情种类和部位
坍塌指坝体临水岸坡,在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下水动态,在水力作用下岸坡发生不均匀变形或滑坡、山体崩塌等。
漏洞(管涌)指坝体或坝基质量差,内部有蚁穴,填土与圬工或山坡接触部位等在高水位作用下使渗漏加剧,带走土壤细粒的现象称为管涌、形成漏水通道,贯穿坝身或基础的渗流漏洞的现象称为漏洞。
渗(漏)指填筑坝体结构间存在大量孔隙,在高水位作用下,库水通过孔隙向外渗透,在坝背坡或坝基以上出现散浸或集中渗流现象。
滑坡(脱坡)指坝体填筑质量差、边坡陡或库水位骤降、剧烈震动等,在高水位作用下滑动力增加,边坡失稳,发生滑动。
陷坑指坝体填土与圬工或山坡连接外因接触渗漏带走土粒,形成漏水通道,在持续高水位作用下,坝身或坝脚附近发生局部凹陷现象。
裂缝指坝区建筑物,因基础或施工质量差、沉陷变形或温度影响等易发生裂缝。
防漫溢抢险指预防洪水或风(涌)流从坝顶溢出的紧急抢护。
风(涌)流抢险指大坝临水坡遭受风(涌)浪冲击破坏时的紧急抢护。
3.1.3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危害程度
(1)洪水类险情可能会导致大坝溃坝,危害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渗流类险情出现,要区分其是否继续发展,若持续发展,可能会造成坝体失稳,危害大坝安全。
(3)结构类险情,裂缝、护坡和风浪破坏是长期存在的,要持续观察,若产生非正常情况,可能会导致大坝失稳,边坡产生滑坡,威胁附近人员生命财产。
(4)溢洪道类险情,若溢洪道出现堵塞,滑坡,会降低大坝防洪标准,导致低频率洪水造成漫顶,威胁大坝及下游安全。
(5)输水建筑险情闸门涵管等输水建筑出现启动不灵险情时,会影响泄水,一旦出现超标洪水,闸门启动不了,将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泄洪,从而威胁大坝安全。
3.2 大坝溃决分析
3.2.1 导致大坝溃决的可能因素
西山湾水库为土石坝,导致大坝溃决的可能因素包括:洪水漫顶、结构破坏(包括坝体过度变形造成大坝裂缝和整体失稳)、坝体坝基大面积集中管涌渗流以及其它未知因素。
3.2.2 可能出现的溃坝形式
水库大坝溃决是在内部薄弱环节和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可能方式有很多。内部薄弱环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外部荷载的出现也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组合会出现不同溃决形式,就西山湾水库而言,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形式溃决:
汛期遭遇超标洪水,溢洪道泄量不足:
洪水+持续降雨→溢洪道冲毁、坍塌→冲淘溢洪道基础→库水无控制下泄→下游坡滑动→溃口扩大→抢险干预无效→溢洪道逐渐溃决。
洪水+持续降雨→溢洪道阻塞→溢洪道泄量不足→逼高上游水位→近坝库岸滑坡或坝顶高程不足→涌浪→漫顶→冲刷坝体→抢险干预无效→大坝逐渐溃决。
渗透破坏
洪水+持续降雨→坝体坝基大面积集中渗透→管涌→坝体失稳→坝底高程降低→漫顶→抢险干预无效→溢洪道逐渐溃决。
洪水+持续降雨→下游坡大面积散浸→浸润线抬高→坝体失稳→坝顶高程降低→涌浪、漫顶、管涌→抢险干预无效→溢洪道逐渐溃决。
地质灾害或战争恐怖袭击
地质灾害或战争等→坝体裂缝→大坝破坏→漫顶管涌→抢险干预无效→溢洪道逐渐溃决。
3.2.3 溃坝洪水演算
表3.2 超标导致大坝溃决洪水演进过程表
里程km |
2 |
4 |
6 |
8 |
10 |
到达时间s |
15 |
40 |
65 |
135 |
240 |
流量m3/s |
75549.1 |
75516.5 |
75483.9 |
75451.4 |
75418.8 |
假设地质战争引起大坝结构破坏→坝体裂缝→坝顶高程降低→管涌→抢险无效→大坝溃决。溃坝形式按全坝溃决。取正常蓄水位坝前水深23m,溃坝时库容为11000万m3。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溃坝时最大流量为78982m3/s;放空时间为109分钟。
洪水演进过程见下表:
表3.3 战争破坏大坝溃决洪水演进过程
里程km |
2 |
4 |
6 |
8 |
10 |
到达时间s |
50 |
110 |
185 |
250 |
380 |
流量m3/s |
78937.9 |
78892.6 |
78847.4 |
78802.2 |
78757.1 |
3.2.4 溃坝对下游工程环境破坏影响
遇有险情造成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下游居民以及相应的旅游场所。溃坝洪水会淹没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会造成人员
3.2.5 上游可能滑坡崩塌
上游由于地质灾害或者超标洪水引起滑坡崩塌,可能会阻塞河道,携带的泥沙和崩塌体可能会阻碍泄洪闸门的启动,进而影响超标洪水下大坝的泄洪能力。
3.3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
3.3.1 影响范围内人口、经济情况
遇有险情造成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下游居民,水库下游村庄6个,人口976人,耕地8597亩,草场7.07万亩,牲畜8400头(只),自然榆树林地4万亩,国营林场1座,发电厂房及锅炉房、管理房各1处。酒店宾馆10处。
3.3.2 影响范围防洪标准以及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西山湾水库设计洪水标准应达到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应达到1000年一遇。根据本次洪水标准复核调洪计算成果,水库校核洪水位为1197.19 m,设计洪水位为1196.00m,正常蓄水位为1196.50m。溢洪道泄水流量432m3/s。
4 险情监测与报告
4.1险情监测与巡查
4.1.1 险情监测巡查要求
制定详细的《西山湾水库巡查检测制度》,大坝安排专职人员日常对大坝进行检测巡查,并规范填写巡查日志。巡查内容包括大坝变形监测、输水建筑闸门启闭是否正常、溢洪道有无淤积坍塌、坝基是否有不正常渗漏、通讯设施是否完好,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善。
4.1.2 监测人员组成以及监测结果处理程序
日常监测由西山湾水库人员进行,监测结果以日志形式记录在监测记录表中,汛期加强监测,遇到紧急情况要巡检人员要迅速上报防汛指挥部,指挥部根据情况确定采取相应措施。
4.2 险情上报与通报
4.2.1险情上报通报要求
根据预报,宣布进入应急期,宣传工作组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向社会发布并向下游告警,做好稳定人心工作,宣传防汛抗灾和疏散知识。
5 险情抢护
5.1 抢险调度
5.1.1 抢险调度方案
抢险调度根据发生情况的紧急程度进行:
出现威胁程度较高(24小时降雨20-50mm)及可能发生较严重洪水灾害时;
出现威胁程度很高(24小时降雨50-100mm)及可能发生重大损失洪水灾害时;
出现威胁程度极高(24小时降雨100-250mm)及可能发生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洪水灾害时;
已经发生严重特别严重洪水灾害;
应急调度应根据以上的情形由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抢险队伍分别作出相应响应。响应等级分为三级:
1、三级响应:各成员单位迅速通知抢险队伍速回单位,做好出发准备,听候防汛指挥部统一指示。
2、二级响应:各成员单位迅速通知抢险队伍2小时内赶回单位,随时准备出发应急救援。
3、一级响应:各成员单位迅速通知抢险队伍1小时内赶回单位,迅速前往现场实施抢险救援。
5.1.2 调度规程
抢险队伍由防汛抗旱指挥部、大唐多伦水电公司、水利局、气象局、水利工程管理站、医院、消防、公安、乡镇民兵组成,其中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下达应急抢险命令,确定应急抢险级别以及是否启动《西山湾防汛应急预案》。防汛指挥部下达调度指令,其余成员按照调度响应要求,开展相应抢险工作。
5.2 抢险措施
5.2.1可行抢险措施
1、漏洞:漏洞的抢修应按“前堵后排,堵排并举,抢旱抢小,一气呵成”的原则进行,即在临水坡堵塞漏洞进水口,截断漏水来源,在背水坡导渗排水,防止险情扩大。不许用不透水材料强塞硬堵出水口,以免造成险情。
临时堵塞洞口常用的方法有塞堵和盖堵,或两者兼用。当漏洞进口部位明显且较大时,可采用投物塞堵洞口、盖堵闭浸或围堰闭浸;当漏洞进口部位不明显,可采用土工膜或篷布盖堵方式堵塞漏洞进口。
背水导排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反滤盖压或反滤围井方法把水安全排出。当漏洞出水口小而多,且漏水量不大量,可用反滤盖压法;当漏洞出口只有一处,或较集中且流量较大时,可用反滤围井法。
2、管涌和流土的抢修
管涌的抢修应按“反滤导流、控制涌水、留有渗水出路”的原则进行;一般在背水面进行抢修,抢修方法应根据管涌险情的具体情况和抢修器材的来源情况确定,常用的方法有反滤压盖、反滤围井、减压围井和透水压渗合等。
3、塌坑的抢修
塌坑发生后,应迅速分析产生塌坑的原因,按塌坑的类型确定抢修方案。塌坑的类型有:塌坑内干燥无水或稍有浸水,属干塌坑;塌坑内有水,属湿塌坑。湿塌坑常伴有渗水、漏洞发生,要特别注意抢修。
抢护办法,干塌坑可采用翻填夯实法修理;湿塌坑可采用填塞封堵或导渗回填等方法进行修理。
采用翻填夯实修理干塌坑时,应先将坑内松土杂物翻出,然后用好土回填夯实。
4、滑坡的抢修
对于发展的滑坡,应采取快速、有效的临时措施,按照“上部削坡减载,下部固脚阻滑”的原则及时抢修,阻止滑坡的发展。
抢护方法:
(1)发生在迎水面的滑坡,可在滑动体坡脚部位抛砂石料或沙袋压重固脚,在滑动体上部削坡减载,减少滑动力。
(2)发生在背水面的滑坡,可采用压重固脚、滤水土撑、以沟代撑等方法进行抢修。
5、洪水漫坝顶的抢护
当可能出现洪水位超过坝顶的情况时,应快速在坝顶部位抢筑子埝,防止洪水漫坝顶;子埝形式以能就地取材、抢筑容易为原则进行选择;常用的有土袋子埝。
6、超标准洪水
超标准洪水指水库遇到超过设计的校核防洪标准的洪水。
通常考虑的应急措施有:
(1)加高加固大坝防浪墙或抢筑子埝。
(2)选择适宜的山凹破口泄洪,保障主坝避免遭受洪水浸溢溃决。
(3)其他有效的抢险措施。
5.3 应急转移
5.3.1受威胁区域人员及转移财产安置任务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原则。转移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原则。汛前勘测确定转移路线(由坝区向大坝南侧儿马沟长城处高山转移见附图),制定调度转移组(见附表)的工作任务,按照既定路线,必要时做转移演习,安置任务确保无人员伤亡。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移,首先由现场应急转移组指挥,迅速将人员用应急交通工具向指定安全区域运送,以人为本原则的情况下,再进行财产转移。转移过程听取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避免出现慌乱而造成不必要伤害。确保转移人员交通工具安全运行,必要时可申请消防、交警等有关部门协助转移。
5.3.2 应急转移方案
1、一级转移:原则上转移最危险区域的人员,一般险情受到生命威胁的人员。处在灾害隐患点以及淹没区域的人员,调度转移组负责该区域人员转移,必要时公安消防介入转移工作,确保该区域人员生命安全,其次尽可能抢救财产,减少损失。
2、二级转移:随着险情扩大,位于周边可能出现危险的区域人员。调度转移组要提前确定该区域范围,并在汛期前对该区域人员进行安全讲解,宣讲转移方案,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及时通知该区域人员转移。
5.3.3 人员转移警报发布条件、权限及方式
根据突发事件引发的重大险情,设定警报信号,制定严格的报警方式和责任制。“警报信号”及“解除警报信号”要做到家喻户晓,分为红色(一级),橙色(二级),黄色(三级),蓝色(四级)出险标志,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以及通过乡镇机构预先通知群众。可使用通讯电话、网络、报警器等发布警报。
5.3.4电站及下游人员转移方案
电站人员转移
发生溃坝决、水淹厂房、泥石流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危及到厂房运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时,电站人员处于一级转移区域人员在配合防汛指挥部相关指挥命令的同时,条件允许采取必要应对措施,把厂房带电设备全部停掉,做到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把损失尽量减到最少。
现场设置转移集合点,现场人员听到警报时,迅速集合至防汛减灾集合点,有序向规定转移路线进行转移。
紧急撤退路线为:厂房前空地区域集合点——厂房前上坝路——顺上坝路到大坝西侧儿马沟长城(向公司领导,防汛办报告现场情况,应急队成员参与坝顶区域应急救援)。
电站联系方式如下:
西山湾电站站长 |
葛宪伟 |
13947993189 |
值班电话 |
13514795792 |
(1)西山湾下游旅游景点人员转移
西山湾大坝下游有部分旅游景点在出现溃坝等不可抗拒自然灾害时,人员生命财产将会受到极大威胁。针对此处人员,在发生险情确定需要转移时,由监测信息组的人员以通讯电话的方式通知人员按规定路线转移。
紧急撤退路线为:山都水府农家院集合点——通往三道沟处公路——儿马沟处高山。
下游旅游景点人员统计及联系方式如下表:
多伦县旅游公司人员转移
西山湾库区内有旅游景区,出现超标洪水需要对旅游公司人员进行应急转移,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后勤保障组负责通知旅游公司相关转移负责人,根据旅游公司情况由公司组织人员转移。具体联络负责人如下表:
单位名称 |
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旅游公司 |
潘立忠 |
13947935815 |
旅游公司 |
魏敬佩 |
15048921647 |
下游丰宁外沟门人员转移
西山湾水库大坝在出重大自然灾害洪水,对下游河北丰宁外沟门有影响,滦河由多伦界途径外沟门乡青石砬村滦河沿组,组内人口57户154人。途径外沟门村前、后组,组内人口99户489人 ,漠河湾组,组内人口 25户53人。途径骡子沟村本组 50户123人,东土窑组、西土窑组,组内人口 52户148人、41户99人。人员联系表如下:
表5.3.4(3)下游丰宁外沟门人员联系表
村组名称 |
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青石砬村 |
穆松江 |
13503147651 |
边玉超 |
13832471750 |
|
外沟门村 |
王宝军 |
13932445719 |
白雪东 |
15231423916 |
|
骡子沟村 |
曹振冬 |
13031419256 |
孙贺国 |
13643240728 |
|
乡级防汛值班电话 |
8488117 |
|
分管防汛领导 |
李洪波13832441179 |
5.3.5 人员转移警戒措施及责任部门
确保转移路线的交通通畅,出现险情,调度转移组要在危险区域周围设置安全隔离带,在临时转移安全区域设置临时安置帐篷并提供相应救援物资。警戒区域不允许人员再次入内,主要责任由调度转移组承担,听从县防汛指挥部指挥。
6 应急保障
6.1 组织保障
6.1.1 应急指挥人员及职责
成立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由董事长任总指挥。相关职能部门及水库管理部门为成员单位。详见西山湾水库防洪现场指挥部名单。
指挥部下设专业组和应急抢险队:
监测信息组
组长:胡 毅(安全生产部经理) 电话:15147989502
成员:孟宪宇 电话:18747456783
张 旭 电话:15147988663
(2)调度生产组
组长:胡 毅(安全生产部经理)电话:15147989502
成员:孟宪宇 电话:18747456783
(3)机械动力组
组长:李 强(机械动力部经理) 电话:15147988548
成员:孙 磊 电话:18648098171
(4)后勤保障组
组长:苗子江(办公室主任) 电话:13947973616
成员:薛东 电话:13614899979
各有关部门要在防洪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完成防汛渡汛任务。按照上级防汛部门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积极主动的承担应尽义务,相互支援,密切配合。在情况紧急时,各部门要服从大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绝不能推诿扯皮,贻误时机,为安全度汛和抗洪抢险共同努力。
6.2 队伍保障
6.2.1 抢险队伍组成
成立专业抢险队,组成人员为水库工程管理单位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准备投入到抢险一线,服从命令,顾全大局。(人员名单见附表)
6.3 物资保障
6.3.1 抢险物资种类、数量及到达时间
工程抢险必需的土料、砂、块石在大坝下游右侧储备,雨衣、手电、铁锨等工具在现场防汛物资库储备,木料、草袋、铅丝、油料在县城储备,均采取紧急调运方式,保证在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具体见下表:
表6.3.1(1) 防汛主要抢险机具清单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挖掘机 |
台 |
1 |
2 |
装载机 |
台 |
1 |
3 |
吊车 |
台 |
1 |
4 |
运输车 |
辆 |
3 |
5 |
小汽车 |
辆 |
3 |
6 |
水泵 |
台 |
3 |
7 |
铁锹 |
把 |
50 |
8 |
锄头 |
把 |
50 |
表6.3.1(2) 主要防洪材料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钢管 |
T |
50 |
2 |
编织袋 |
个 |
800 |
3 |
电缆线 |
根 |
5(100mm) |
4 |
麻绳 |
根 |
6(100mm) |
5 |
钢丝绳 |
根 |
10根(50m) |
6 |
胶鞋 |
双 |
50 |
7 |
雨衣 |
套 |
50 |
8 |
对讲机 |
个 |
10 |
9 |
水管 |
根 |
5(50m) |
10 |
急救箱 |
个 |
1 |
11 |
夹板 |
套 |
2 |
12 |
担架 |
套 |
2 |
13 |
消毒用品 |
若干 |
|
14 |
急救用品 |
若干 |
6.3.2 水库自备抢险物资保管及调度情况
表6.3.2 水库自备物资及保管情况一览表
序号 |
物资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存放位置 |
1 |
雨衣 |
套 |
5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2 |
雨靴 |
双 |
8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3 |
手电 |
把 |
3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4 |
编织袋 |
个 |
3100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5 |
铁锹 |
把 |
47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6 |
铁锹头 |
个 |
9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7 |
大锤 |
把 |
4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8 |
铅丝 |
盘 |
8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9 |
水管 |
盘 |
2(100米)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0 |
救生衣 |
套 |
5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1 |
潜水泵 |
台 |
2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2 |
电源线轴 |
轴 |
4(200米)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3 |
细铁丝 |
捆 |
2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4 |
警戒安全带 |
个 |
2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5 |
大扫把 |
把 |
12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6 |
防护网 |
个 |
6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7 |
大绳 |
根 |
4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8 |
安全带 |
套 |
5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19 |
喊话器 |
个 |
1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20 |
土工布 |
平方米 |
120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
21 |
报警器 |
台 |
1 |
西山湾电站防汛物资库 |
物资均在西山湾水库现场物资仓库进行保管,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调配使用。
6.4 通信保障
6.4.1 应急数据传送方式
现有通讯设施为无线电话一部,海事卫星电话一部。正常情况下以手机通讯方式为主,相关责任人员保证24小时手机通畅。遇到紧急情况,手机无法通信,启用卫星电话,保证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
6.4.2 抢险指挥通讯方式
抢险通讯采用手机通讯,紧急情况下采用卫星电话,保证现场与指挥部通讯通畅。
6.5 其他保障
1、交通保障:用于抢险的交通设备要准备充足燃料并定期对交通工具进行保养维护,确保抢险时交通运输工具有效。
2、现场备用能源设施要保证其能正常运行。开启闸门的备用发电机要定期发动维修,确保应急状态下能够使用。备用燃料要保管得当,以便抢险时能够及时到位。
3、宣传保障,通过微信、网络等媒体平台,由防汛指挥部带头宣传防汛知识,必要时组织防汛演戏,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转移,宣传自然灾害救生知识以及山洪灾害相关科普,形成全员全社会共同支持防汛工作。
7 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7.1启动与结束条件
当现场监测人员发现水库出现异常裂缝、管涌等破坏以及出现超标洪水时,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确定启动该应急预案。预案启动后,按照预案的规程,迅速组织现场指挥和抢险人员,对危险等级进行响应。工作期间,应急指挥成员五分钟赶到现场,开展指挥调度。
当气象条件好转,现场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伤员得到妥善处理,生产秩序恢复稳定,防汛指挥部研究决定宣布应急状态取消应急状态。及时恢复成产,清点抢险救灾物资,整理入库保管。
7.2 决策机构与程序
水库防汛应急指挥部及时同相关成员会商,制定决策,并签发下达主要责任人,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遇到更重大雨情和极特殊情况时,向上级市防汛指挥部进行请示,由上级指派专家组赶赴现场指挥。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先由现场巡视监测组对水库出现险情以及超标洪水向西山湾防汛指挥部上报及时准确的雨情和相关信息,再由现场指挥部将信息传递给多伦县防汛指挥部,由县防汛指挥部决策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8 附件
8.1附图
图1 洪水过程图
序号 |
月、日 |
时 |
典型 洪水 |
设计洪水过程 |
||||||
P=0.1% |
P=0.2% |
P=1% |
P=2% |
P=5% |
P=10% |
P=20% |
||||
1 |
7月2日 |
4 |
14.2 |
63.2 |
55.7 |
38.9 |
31.9 |
22.9 |
16.6 |
10.6 |
2 |
12 |
14.5 |
64.6 |
56.9 |
39.7 |
32.5 |
23.4 |
17.0 |
10.8 |
|
3 |
20 |
15.1 |
67.2 |
59.3 |
41.4 |
33.9 |
24.3 |
17.7 |
11.3 |
|
4 |
7月3日 |
4 |
15.5 |
69.0 |
60.8 |
42.5 |
34.8 |
25.0 |
18.1 |
11.6 |
5 |
12 |
16.0 |
71.2 |
62.8 |
43.8 |
35.9 |
25.8 |
18.7 |
12.0 |
|
6 |
20 |
16.7 |
74.4 |
65.6 |
45.8 |
37.5 |
26.9 |
19.5 |
12.5 |
|
7 |
7月4日 |
4 |
17.5 |
77.9 |
68.7 |
48.0 |
39.3 |
28.2 |
20.5 |
13.1 |
8 |
12 |
18.0 |
80.2 |
70.7 |
49.3 |
40.4 |
29.0 |
21.1 |
13.5 |
|
9 |
20 |
18.8 |
83.7 |
73.8 |
51.5 |
42.2 |
30.3 |
22.0 |
14.1 |
|
10 |
7月5日 |
4 |
19.6 |
87.3 |
76.9 |
53.7 |
44.0 |
31.6 |
22.9 |
14.7 |
11 |
12 |
20.5 |
91.3 |
80.5 |
56.2 |
46.0 |
33.0 |
24.0 |
15.3 |
|
12 |
20 |
21.5 |
95.7 |
84.4 |
58.9 |
48.2 |
34.7 |
25.2 |
16.1 |
|
13 |
7月6日 |
4 |
22.2 |
98.9 |
87.1 |
60.8 |
49.8 |
35.8 |
26.0 |
16.6 |
14 |
12 |
23.2 |
103.3 |
91.1 |
63.6 |
52.0 |
37.4 |
27.1 |
17.4 |
|
15 |
20 |
24 |
106.9 |
94.2 |
65.8 |
53.8 |
38.7 |
28.1 |
18.0 |
|
16 |
7月7日 |
4 |
24.8 |
110.4 |
97.4 |
68.0 |
55.6 |
40.0 |
29.0 |
18.6 |
17 |
12 |
25.8 |
114.9 |
101.3 |
70.7 |
57.9 |
41.6 |
30.2 |
19.3 |
|
18 |
20 |
26.7 |
118.9 |
104.8 |
73.2 |
59.9 |
43.0 |
31.2 |
20.0 |
|
19 |
7月8日 |
4 |
27.4 |
141.5 |
129.5 |
99.9 |
87.8 |
75.6 |
62.3 |
50.2 |
20 |
12 |
28.3 |
146.2 |
133.7 |
103.2 |
90.6 |
78.1 |
64.3 |
51.8 |
|
21 |
20 |
29.1 |
150.3 |
137.5 |
106.1 |
93.2 |
80.3 |
66.1 |
53.3 |
|
22 |
7月9日 |
4 |
30.2 |
156.0 |
142.7 |
110.1 |
96.7 |
83.4 |
68.6 |
55.3 |
23 |
12 |
31 |
160.1 |
146.5 |
113.0 |
99.3 |
85.6 |
70.5 |
56.8 |
|
24 |
20 |
44 |
243.8 |
215.1 |
184.8 |
167.2 |
125.8 |
112.2 |
66.0 |
|
25 |
7月10日 |
4 |
104 |
939.0 |
808.0 |
513.0 |
396.0 |
252.0 |
157.0 |
78.0 |
26 |
12 |
102 |
577.5 |
502.6 |
332.1 |
262.1 |
173.4 |
102.0 |
51.0 |
|
27 |
20 |
60 |
339.7 |
295.6 |
195.4 |
154.2 |
106.2 |
78.0 |
50.3 |
|
28 |
7月11日 |
4 |
54 |
305.7 |
266.1 |
175.8 |
138.8 |
95.6 |
70.2 |
45.3 |
29 |
12 |
51 |
282.6 |
249.3 |
173.4 |
137.7 |
94.9 |
69.9 |
44.4 |
|
30 |
20 |
47.6 |
263.8 |
232.7 |
161.8 |
135.2 |
94.7 |
69.5 |
44.3 |
|
31 |
7月12日 |
4 |
44.1 |
244.4 |
215.6 |
149.9 |
125.2 |
93.1 |
64.8 |
42.8 |
32 |
12 |
39.7 |
220.0 |
194.1 |
135.0 |
112.7 |
83.8 |
58.4 |
38.5 |
|
33 |
20 |
34 |
188.4 |
166.2 |
115.6 |
96.6 |
71.7 |
50.0 |
33.0 |
|
34 |
7月13日 |
4 |
32.5 |
167.9 |
153.6 |
115.4 |
95.9 |
68.6 |
48.8 |
32.5 |
35 |
12 |
31 |
160.1 |
146.5 |
110.1 |
91.5 |
65.4 |
46.5 |
31.0 |
|
36 |
20 |
29.6 |
152.9 |
139.9 |
105.1 |
87.3 |
62.5 |
44.4 |
29.6 |
|
37 |
7月14日 |
4 |
28.1 |
145.1 |
132.8 |
99.8 |
82.9 |
59.3 |
42.2 |
28.1 |
38 |
12 |
26.6 |
118.4 |
104.4 |
72.9 |
59.7 |
42.9 |
31.1 |
19.9 |
|
39 |
20 |
25.2 |
112.2 |
98.9 |
69.0 |
56.5 |
40.6 |
29.5 |
18.8 |
|
40 |
7月15日 |
4 |
23.8 |
106.0 |
93.4 |
65.2 |
53.4 |
38.4 |
27.8 |
17.8 |
41 |
12 |
22.5 |
100.2 |
88.3 |
61.7 |
50.5 |
36.3 |
26.3 |
16.8 |
图2、 枢纽工程平面布置
示意图
图3、 枢纽地理位置图
图4、转移路线
南
8.2附表
8.2(1) 洪水频率表
控制断面 |
项目 |
均值 |
Cv |
Cs/Cv |
Qp,Wp |
||||||||
0.1% |
0.2% |
0.5% |
1% |
2% |
3.3% |
5% |
10% |
20% |
|||||
外 沟 门 |
Qm |
70 |
1.5 |
3 |
988 |
850 |
671 |
540 |
417 |
330 |
265 |
165 |
82 |
W1 |
395 |
1.35 |
3 |
4820 |
4180 |
3340 |
2730 |
2140 |
1740 |
1420 |
920 |
510 |
|
W3 |
1020 |
1.2 |
3 |
10610 |
9250 |
7510 |
6220 |
4990 |
4100 |
3420 |
2350 |
1390 |
|
W6 |
1860 |
1 |
3 |
15160 |
13390 |
11090 |
9390 |
7720 |
6550 |
5580 |
4050 |
2640 |
|
W15 |
2820 |
1 |
3 |
22980 |
20300 |
16810 |
14240 |
11700 |
8970 |
8460 |
6150 |
4000 |
表8.2(2) 西山湾水库防洪现场指挥部防汛机构联络表
职务 |
姓名 |
办公室 |
宅电 |
手机 |
|
总指挥 |
刘小明 |
15247888806 |
|||
副总指挥 |
付新全 |
13514796692 |
|||
副总指挥 |
李振国 |
13904793547 |
|||
专业抢险队长 |
葛宪伟 |
13947993189 |
|||
监测信息和安全生产调度组长 |
胡 毅 |
15147989502 |
|||
设备设施抢修组 |
李 强 |
15147988548 |
|||
后勤保障组组长 |
苗子江 |
13947973616 |
|||
后勤保障组副组长 |
薛 东 |
13614899979 |
表8.2(3) 西山湾水库防洪专业抢险队人员表
职 务 |
姓名 |
宅电 |
手机 |
队长 |
葛宪伟(站长) |
13947993189 |
|
成 员 |
林树海 |
13684734897 |
|
张久智 |
15847981266 |
||
魏忠喜 |
13614897199 |
||
罗新刚 |
13654794979 |
表8.2(4) 西山湾水库防洪应急抢险队人员表
职务 |
姓名 |
手机 |
宅电 |
队长 |
付新全 |
13514796692 |
|
副队长 |
刘延杰 |
13604793423 |
|
孟祥福 |
13947933912 |
||
刘伟 |
13474743496 |
||
刘永生 |
13948791278 |
||
吴宪军 |
13947934303 |
表8.2(5)水库险情及抢险情况报告表
填报时间:
项目 |
工情 |
险情 |
灾情 |
抢险措施 |
备注 |
||||||
大坝 |
设计标准 |
现行标准 |
出险部位 |
处理情况 |
可能影响 |
可能损失 |
技术措施 |
抢险物资 |
抢险队伍 |
||
部队 |
地方 |
||||||||||
泄水建筑 |
|||||||||||
输水建筑 |
|||||||||||
下游提防 |
|||||||||||
其它 |
|||||||||||
水情 |
|||||||||||
出险水情 |
|||||||||||
最新水情 |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单位负责人: 联系方式: